2020重慶英才大會開幕式(來源于重慶發布)
2020年11月21日,重慶醫科大學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婦產科主任醫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超聲醫療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智彪教授入選2020“重慶英才·優秀科學家”。
王智彪教授
32年聚焦超聲原始創新成果豐碩 保15萬余名腫瘤患者器官完整
從一個研究課題開始,到突破核心技術,再到系列科研成果臨床轉化,王智彪教授帶領重慶醫科大學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扶團隊走聚焦超聲治療中國原始創新之路已經32年。
王智彪教授講到,我是一名婦產科醫生,切器官是我以前的常規工作,后來發現患者切了器官以后,生活質量大大受到影響。以前我的一個切除了子宮的患者在術后兩年說感恩我,但是當我問到她的家庭生活時,她說她離婚了。這時我深刻地意識到,我們有些手術切了子宮、乳房、肢體,也許給患者帶來的傷害比疾病帶來的傷害還要大。反省以后,我發現我們有一種責任,必須去發明創造,建立新的手術方式,不僅要治療疾病,還要保器官,讓他們的生活更加美好。于是我和我的團隊在32年前就開始研究聚焦超聲治療技術。
經過不斷的探索和研發,王智彪教授團隊于1997年在全球率先突破聚焦超聲消融手術(FUAS)治療腫瘤的關鍵核心技術,1999年發明中國首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醫療器械“海扶刀?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并通過重慶海扶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市場轉化,成功應用于臨床。從子宮良性疾病開始,逐步拓展到乳腺癌、肝癌、骨腫瘤、軟組織腫瘤等惡性腫瘤的治療,實現了體外對體內腫瘤的無創治療,在保住患者的子宮、乳房、肝臟、肢體完整的同時治愈疾病。截至目前,累計在全球治療各種良、惡性腫瘤患者15萬余例,其中惡性腫瘤病人存活期最長時間已達22年。
在王智彪教授的帶領下,重慶醫科大學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扶團隊通過32年的聚焦超聲治療原創研發,實現了聚焦超聲治療技術從零到有的突破,實現了從首臺聚焦超聲治療設備海扶刀?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問世,到設備的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升級迭代,并在聚焦超聲治療領域持續保持國際領先水平,擁有一定的話語權。
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王智彪教授正和工作人員交流
引進關鍵技術人才發展好中國聚焦超聲原始創新事業
通過18年的培育,重慶醫科大學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在今年3月結束培育,正式獲批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王智彪教授介紹到,重慶醫科大學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要從事聚焦超聲治療(微無創醫學)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是目前中國主攻聚焦超聲治療領域研究的唯一一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目前,實驗室研發的聚焦超聲治療系列設備已出口至英國、德國、意大利、俄羅斯、日本、韓國、新加坡、阿根廷等26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2800余家醫療機構成功應用。未來,實驗室將在國家和地方的支持下,以及重慶醫科大學“產學研用”一體化建設的扶持下,引進更多的關鍵技術研發型人才、關鍵技術產品轉化型人才,發展好中國聚焦超聲原始創新這項事業。
對于人才的引進,王智彪教授建議從具有全世界引領性的科技特色、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兩個方面入手,前者可以網羅全球最頂尖的人才,后者可以為前者提供龐大的產業支撐,引來更多人才。做好這兩點,就能牢牢占據產業鏈的頂端,吸引源源不斷的人才,打破人才區域性劃分。